听音乐,各处游走
----[每天一句]----
不要思绪纷乱,而是在每个行动中都坚持运用运用领悟或理解的能力!
-------------------
14.10.10
那些如雷贯耳IT公司名字是怎么来的?Twitter?Android?
黑莓、苹果、Yahoo、Twitter,、Android、Foursquare等IT企业或产品的名称是目前科技媒体上最常见最火爆的名词, “Google”和“微软”这样的名称相对来说容易理解一些,前者源自于同音异形单词googol(意思是“巨大的数字”),而后者则是 “microcomputer”(微电脑)和“software”(软件)的组合。那么,Twitter等其他著名企业及产品的名称又是从何而来呢?
Twitter(推特)是国外的一个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的网站。Twitter这一名称是从帽子中抓阄抓出来的。一天,旧金山的播客创业公司Odeo几 名技术人员举行了一个集体讨论会,决定给他们的产品起一个好听的名字,候选名单最后缩小至包括Jitter和Twitter在内的名称,他们决定将这些名 称都写在纸上,放进一个帽子中,通过抓阄决定命运。Twitter最终得到了命运的垂青。创始人比兹·斯通也非常喜欢这个名字,感觉它像鸟儿清脆、短促的 叫声,不但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,且非常悦耳动听。
2.Android
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的软件平台和操作系统,早期由Google开发,后由开放手机联盟(Open Handset Alliance)开发。Android的标志是一个绿色小机器人,而联合创始人、前公司CEO安迪·鲁宾确实酷爱机器人。Android的另一位创始人 尼克·席尔斯表示:“如果你与安迪以及他的机器人在一起,就得小心了。我亲眼见到他的宠物狗攻击他的机器人。”
3.Foursquare
Foursquare是一家基于用户地理位置信息的手机服务网站,并鼓励手机用户同他人分享自己当前所在地理位置等信息。Dodgeball是丹尼斯·克 罗利在移动社交网站领域的第一次尝试,这家公司在2005年被谷歌收购。在谷歌扼杀了这个项目后,克罗利创建了移动社交服务网站Foursquare。 “Foursquare”最早是美国儿童喜欢玩的一种游戏,有人不禁要问,难道克罗利小时候在儿时游戏上有什么未了的心愿?其实并非如此。据 Foursquare公关经理介绍:“丹尼斯之所以将两家公司以儿时玩的游戏命名,是因为它们都被设计成充满乐趣的服务。”很显然,Foursquare 始终是克罗利的第一选择,只是在他创建Dodgeball时,这一域名已被别人注册。
4.37signals
37signals是一个创造简单的、专一的软件的小团队,其产品可以帮助你协同工作,组织团队。与许多伟大的创新一样,37signals的名称灵感源 于美国公共广播公司(PBS)。一天,37signals的联合创始人卡洛斯·西古拉正在观看一个名为NOVA的科普节目。他从中了解到,为了寻找外星生 命,人类在不断分析来自外太空的无线电波。虽然几乎所有的信号来源都已得到确认,但仍有37个信号没有得到解释。
5. Yahoo!(雅虎)
雅虎是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和全球互联网服务公司,提供一系列的互联网服务,其中包括门户网站、搜索引擎、雅虎邮箱、新闻等。大卫·费罗和杨致远在美国斯坦福 大学攻读博士时创建了雅虎。这个网站最初含有用户最喜欢的网络链接分类列表,令雅虎最早的公司名称“杰瑞与大卫的万维网指南”至少很准确,虽然让人很难记 得住。雅虎其实是“另一种正式层级化体系”(Yet Another Hierarchical Officious Oracle)英文首字母缩写形式。但根据雅虎方面的说法,两位创始人选择这个名称,是缘于Yahoo这个单词本身的定义:“粗鲁、简单、粗野”。
6.Adobe
Adobe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何塞的电脑软件公司。20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,查尔斯·杰斯克和约翰·沃诺克曾为施乐公司效力,当时居住 在加州小镇洛斯拉图斯,而碰巧有一条名叫“Adobe Creek”的小溪从这个小镇穿过。根据维基百科有关“Adobe Creek”的介绍,这个名字源自19世纪一位加州州长在附近住过的一栋房屋。所以,从某种意义上讲,Adobe是以建筑物命名的。
7. BlackBerry(黑莓)
黑莓是一款手机的名字,它采用双向寻呼模式的移动邮件系统,兼容现有的无线数据链路。人们普遍认为,按键形似草莓种子,是RIM公司将这款产品命名为“黑 莓”的原因,但这种说法不足为信。黑莓这一名称纯属营销策略。RIM公司在电子邮件中对此作出了解释:“RIM希望这款产品名称独特、有趣、具有纪念意 义,同时在国际上叫得响,对各类用户有吸引力。RIM决定挑选一个具有内涵的单词作为品牌名称,而不是描述性单词或编造出来的单词。”
8. Apple(苹果)
苹果公司名称的由来没有一个官方的说法,你可以从下面几种传闻中挑选一个:史蒂夫·乔布斯习惯于夏天到加州或俄勒冈州的果园办公,渐渐喜欢起苹果来;乔布 斯确实非常喜欢披头士乐队;据说,乔布斯给公司注册名称比原定计划晚了三个月,于是,他威胁同事说,如果在当天下午5点以前还没有更好的建议,他会将公司 称为“苹果电脑”;乔布斯想要让自己的公司与当时其他电脑公司给人的冷漠、难以接近和复杂的形象有所区别。
9.Zappos
Zappos是一家电子商务网站,在1999年创建之初名为ShoeSite.com,以卖鞋为主。但是,这一网站名称出现了一点问题,毕竟公司创始人还 希望以后销售别的产品。由于仍对鞋子青睐有加,他们并没有完全放弃这个概念,于是将公司更名为Zappos,这是根据西班牙语“鞋子”——Zapatos 一词演绎而来。
10. Nintendo(任天堂)
任天堂是日本最著名的游戏制作公司。“Nin”、“ten”、“do”这三个词在日语中的意思是“我们做所能做的一切,竭尽全力去做,然后期待结果”,其 实就是“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”的意思。任天堂有点儿像将座右铭和公司名称合二为一,不料,这个名字却让这家日本游戏巨头的名称如此具有诗意。
其他科技企业的名称也挺有意思。
11、Asus(华硕)
源自于希腊神话中的“Pegasus”一词,即“飞马”,象征着成功与复兴。但是在行业目录中,其他品牌的字母顺序都比“Pegasus”靠前,所以华硕去掉了前三个字母,改名为“Asus”。
12、美国最大在线零售商Amazon(亚马逊)
前身是cadabra.com,创始人杰夫·贝索斯认为在线零售的未来就像世界上流量最大、流域面积最广的亚马逊河一样前景无限,于是将网站改名为“Amazon”。
13、网络拍卖网站eBay
起初属于创始人皮埃尔·奥米亚尔的顾问公司Echo Bay Technology Group,但是在尝试注册echobay.com的网址时,奥米亚尔发现该网址已被Echo Bay矿业注册了,所以他只好改成第二beian:ebay.com。
14、Intel
创始人罗伯特·诺伊斯和戈登·摩尔原本希望以两人的名字组合成新公司的名字——Moore Noyce,但是听上去像是“more noise(更多噪音)”。然后,他们想以“integrated electronics(集成电子)”登记,但是发现这个名字已被注册,不得已之下,他们只好将这两个单词的缩写作为公司名称。
15、Sharp(夏普)
公司创业之初发明了“Ever-Sharp(即永远尖锐之意)”活芯铅笔,大受欢迎,此后公司创始人早川德次将铅笔名字简化为“Sharp”,同时这也成为公司沿用至今的名称。
16、Nokia(诺基亚)
前身是芬兰Tampere地区的一间木浆造纸厂,后迁到芬兰西部的Nokia地区,因而得名。
作者/网老大
360和QQ的战争
微博很火。喜欢泡微博的金错刀写了本书《微革命》,估计其中少不了最近的微体验,譬如“微创新”。在评论最近360和腾讯之间纠葛,他起了一个新名词“微战争”。
我记得,“微创新”是他在采访周鸿祎时获得的灵感。老周把多年互联网产品经验总结成三点:小处着眼,贴近用户需求心理;产品功能专注,不求大而全;产品更新,小步快跑,不断试错。
周鸿祎的经验我是认同的,但所谓微创新,在我看来是自谦的说法,有点象三国里的刘备,有“韬晦”的嫌疑。他说这话的时候,正是腾讯被计世网做了一期“狗日的”封面,小马哥受了气,大部分大佬斗低调了许多,连周鸿祎也不例外。微创新就是那时候说的,言外之意:360很渺小,“狗日的”和我们无关。
QQ和360之战是互联网的世界大战
至于“微战争”,要从用户层面看,的确是无伤使用,两家打仗时,最多是弹个弹窗,发个声明;但从互联网和软件圈子看,腾讯和360两家的口水仗,不是微战争,而是互联网的世界大战。参战的QQ和360几乎全覆盖中国网民,而且两家都身经百战。360和瑞星、金山打过口水仗,甚至摊上官司,周鸿祎和马云、李彦宏都有过节;腾讯四处出击,也得罪了不少人。
但这次和腾讯的战争相比,之前的纠葛都只是浮云,因为这次360面对的对手和之前根本不是一个量级。国庆节前,360发表致用户的一封信中,无奈承认:腾讯的员工上万名,360只有几百名;腾讯的市值2600亿元,360还只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创业公司;腾讯拥有自己的媒体平台,360一无所有。
在我看来,360的实力也不弱:在随后推出的专题上力挺360的公司和大佬不在少数:迅雷邹胜龙,盛大陈天桥,搜狐张朝阳,以及一干IT媒体总编主编,一串下来十余多个头像,这还只是外围的。
360核心内部分成两拨,一拨360拥有国内最大的安全平台360安全卫士,普及率最高的杀毒软件以及目前国内份额仅次于IE的360安全浏览器。另一拨,奇虎投资起飞平台上一批颇有影响力的软件:酷狗音乐盒,迅雷,快播,迅游,鲁大师。
腾讯拥有国内数量最多的客户端,支持声音也不少。当然除了金山和可牛的几个安全专家力挺QQ以外,更多是腾讯媒体平台的作用。而腾讯科技的专题上给360带上了两只象征魔鬼的“牛角”,给媒体同行和用户都留下很深的印象。
从QQ和360的积怨到核战争
有人问,为什么腾讯会和360干起来?他们早先不是相安无事么?没错,开始的确如此。
腾讯涉足安全产品要比360早,QQ医生出现时,360卫士还没多大起色。腾讯并不想再安全杀毒上花太多心思,他们只要保证QQ用户账户安全就足够了;周鸿祎最初也刻意避开腾讯的,我记得他说过,互联网企业就面临三件事儿:生、死和腾讯。
360活下来是做了腾讯不太愿意做的安全领域,还有一点,作为客户端的360一直没在通行证上下功夫,无论后来用户量多大,360的几乎全部产品都不需要用户登录,仅凭这点就说明周鸿祎就不想动IM这块蛋糕。
通行证是做IM的必要条件,二者仅一步之遥,而不做通行证的360对腾讯毫无危害。那些在拿到风险投资的企业,野心勃勃地做通行证时,都会成为腾讯的眼中钉、肉中刺。所以,腾讯和马化腾根本没必要先去灭360。有需要登录通行证的网易邮箱、盛大游戏、联众游戏平台甚至迅雷和快车扛着呢!轮到360还早着呢!
所以我们不难理解,后来在安全软件领域血雨腥风的日子里,在360独闯“毒”窝,免费杀毒打天下时,腾讯却落个清净,抽出精力对付搜狗输入法、暴风影音和迅雷下载和后来冒出来各种新概念企业,如美团、微博。
腾讯和360在客户端领域做到了极致,各自占领一片领地,成功原因无非两个:一个是有核心产品,腾讯的QQ、360的安全卫士;第二是捆绑,也就是把各种软件以各种形式集成到核心产品上,一荣俱荣。
如果说腾讯和360之间的战争是互联网的世界大战,那么“捆绑”就是两家的“核武器”,在美国和欧洲,乱撒核武器的微软收到反垄断制裁带来的巨额罚单,早已收敛了很多;在中国,“捆绑”帮着360和QQ攻城略地。
当QQ上点亮了邮箱图标时,丁磊就感觉到压力,不得不亲自披挂上阵,网易的人们知道,邮箱是他们的命根子,没了邮箱网易门户流浪就会下滑。所以,我们也不难理解,为什么会有网易收购MSN中国的传言,那是吓唬腾讯的;
QQ上出现了QQ游戏大厅是,陈天桥坐不住了,盛大几年光景就被踢到老三的位置,盛大报复QQ做了圈圈,后来也沦为笑柄。所以不难理解,当360对QQ开战时,低调的陈天桥会站出来说话,这是刻骨的仇恨;
新浪在大把花银子推广新浪微博时,QQ又扔了一颗:QQ微博放到了QQ面板上最好的位置上,这颗原子弹炸飞了新浪微博一半市场。
QQ的核弹几乎百发百中,说被击中的企业顷刻灰飞烟灭说得有点夸张,一般来说,一半到1/3市场纳入腾讯囊中不在话下。我粗算过,腾讯市值数千亿,QQ面板上任何一个图标一年的展示价值都在亿元之上。这颗核弹砸到谁头上都不好受。
新浪、盛大、网易乃至大大小小的公司大都对腾讯颇有微词,所以,计世网狗日的,让行内不少人窃喜。
QQ捆绑核弹也有失手:一个是腾讯拍拍。拍拍没有因为上了QQ面板市场有明显突破,这块市场淘宝却一直遥遥领先;第二个是浏览器,捆到QQ上的TT浏览器出乎意料地被360浏览器超越了,而且距离拉得很大!
这点不难理解,QQ有原子弹,360也有。捆到QQ面板上固然有很高展示量,360安全卫士上推荐效果也不赖;而且“安全浏览器”的“安全”噱头,抓住了用户的心理,捆绑加安全,360浏览器安装量节节攀高。在杀毒、安全和浏览器三个软件上,360第一次完胜对手。
看来,腾讯忽视了360,没有想到,在浏览器方面,安全卫士能起到关键作用。腾讯开始重视安全产品。在沉寂过一段时间后,当360跟瑞星和金山打口水仗时,腾讯将QQ医生升级为管家,功能几乎和360一模一样,同时添加了C盘搬家工具。腾讯新产品直逼360。
中秋节,QQ电脑管家选择二三线城市静默安装,这和捆绑如出一辙,只是悄悄地进行,二三线用户的反感声音不多,毕竟产品还不错。紧接着360迅速推出隐私保护器,然后口水战开始了。
QQ和360暗战中的计谋
QQ和360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客户端软件。两大企业之间的较量是充满智慧,各种计谋被用到极致。我们不论对错,只看方法,也能有颇多收获:
瞒天过海:腾讯的静默安装算是经典的瞒天过海,让二三线城市用户自动更新,市场占有率一夜翻番。这招曾在QQ医生上用过,如果不是360迅速发现,360就差点被医生做了外科手术。其实,自从网络逐渐发达,带宽费用降低,很多软件商都开始用自动更新代替手动更新,把最新版本自动推给用户。
借刀杀人:弱国无外交,市场份额第二第三的企业也大多没有发言权,金山网盾面对360的提示卸载毫无办法,官司打了,媒体文章发了。但用户面对两家产品单选的结果并没有太多意外,金山和360不在一个量级。所以有了借刀杀人。
360和QQ之间的这场恶战,有笔者和一些行业内人事推动因素在里面。既然360我们打不过,那就让QQ跟它过过招。
隔岸观火:陈天桥帮360那是实打实的,真就在官方页面上提醒用户,玩盛大游戏时,还是关了QQ吧!但大多数QQ和360的对手们真希望两家有场硬仗,看到两家两败俱伤。张朝阳和王小川,一家人站两边,张朝阳是从集团利益出发,拿搜狗输入法说事儿;王小川则对360的浏览器耿耿于怀。所以,两家打仗喝彩不少,看热闹的居多。
反间计:金山和盛大各自力挺两方,但细心用户发现,两家企业同时被爆料进军浏览器,网上两家浏览器截图随处可见,有媒体甚至采写了新闻。不过,随后金山方面出来辟谣,称无意进军浏览器领域,盛大浏览器也没有了下文。
业内人士分析,360虽然是安全产品起家,但核心利润来源在于360浏览器,盛大主营业务是游戏,也无意进入浏览器市场。PS盛大和金山浏览器其意在于离间盛大和360、金山和腾讯的关系,这说明360和QQ之间不但有“明争”还有“暗斗”
越界是360QQ相争的关键点
我本以为360和QQ国庆后就会偃旗息鼓,鸣金收兵。因为,笔者担心的QQ在国庆静默安装电脑管家并没有发生。可事实上,新的大战才刚刚拉开序幕。
360隐私保护器,新增了对淘宝旺旺监控;而金山也推出了隐私保护器,和360的不同之处在于:将隐私文件的界定自主权完全交给用户,更尊重用户的选择权,而且不针对任何软件、任何个人。
周一11日,360破天荒地召开发布会,周鸿祎至少9个月没和媒体以这种形式见面了。会上360发布了《用户隐私保护白皮书》,而就在当日上午,“中立的”反流氓软件联盟呼吁:“争执双方公布各自软件的相关技术原理,诚实解释此次事件。”
齐向东在会上建议:软件行为应该遵从“两不一必须”的原则。第一,软件行为不越界;第二,软件绝对不能上传隐私信息;第三,软件操作必须明示用户,尊重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。在笔者看来,“软件行为不越界”放在了第一条,是在暗示腾讯不要在安全软件上走得太远。
腾讯反击得很快。当晚,腾讯就在QQ上弹出了声明,这则声明语气强硬,批评某公司的反隐私保护器针对QQ,而且曲解用户的正常操作以及QQ安全模块的检查判断为窥视隐私,当然,腾讯再次强调由于业务线较长,所以:“QQ安全保护需求级别已远超其它即时通信产品。”
声明中还强调,QQ产品团队一直把保障用户帐号安全看作最重要的工作。这意味着,腾讯不会放弃安全模块。360一而再,再而三高调拿隐私说事儿,希望腾讯能够收手,而腾讯给出了相反的答案。媒体也都感受到:腾讯怒了!
腾讯一怒就会扔原子弹,QQ的这则声明算得上小型原子弹。因为,每个QQ弹窗消息有着不菲点击量,QQ弹窗新闻有时有高达2000万以上的点击量。这比360发布会效果至少要好10倍以上。二者的矛盾将在年底前激化!
更大的原子弹在后面。人们估计这次该是把QQ电脑管家捆绑到QQ面板上时候,对于360,这无异于灾难。一般每年QQ都会发布三四个SP版,让QQ拥有更多增功能。去年9月就出了2009的sp3,而今年至今只出了捆绑QQ微博的SP2,但SP3却迟迟未出。
无疑,马化腾在犹豫,权衡利弊,这颗原子弹到底扔不扔呢?小马哥也许正在纠结之中。
最大的核弹——反隐私政治化
让笔者留意到的另外一点,是QQ和360隐私口水战已经被海外媒体转载,当然其中添油加醋地提到了中国互联网公民的隐私权,在一些对中国不太友好的网站上,这条新闻也被广泛传播。这让笔者担心,持续炒作下去,必将吸引国家管理机关的重视。
中国更愿意“家丑不可外扬”,两个民营的给带来这么多负面,无异于一颗“媒体核弹”一旦追究起来,QQ和 360少不了各打50大板,然后再给两家划上一条楚河汉界,让两家各干各的。我想,这可能是此次口水战的最终结果,也是360最期望看到的结果——他们誓死保卫住自己在安全市场的领地。
一旦将反隐私泛政治化,最大的输家将是腾讯。因为,一旦安全行业有了门槛,腾讯将领地尽失,形成两强僵持的局面,腾讯更难以在浏览器市场有所突破,进而影响到QQ门户和搜索业务。所以,腾讯和360一战,腾讯一旦被动将满盘皆输。
四十岁互联网男人的10月困惑
古语说,男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。但对于那些出在“而立”和“不惑”之间的成功男人们,往往会经历一次很大的困惑,国内几位互联网大佬也不例外。
马云6 4年10月出生,04年马云四十岁,那年阿里成立淘宝、支付宝没多久仅仅一年,刚刚经历了03年非典考验的阿里“爸爸”,正面临两个“宝宝”嗷嗷待哺。阿里还没有上市,而百度正在跃跃欲试,我相信那年马云很困惑。
李彦宏69年10月出生,09年十月,正在过40岁生日的李彦宏遭遇到CCTV连续炮轰,一是网传三鹿拿重金在百度上做危机公关,二是百度竞价排名面临反垄断指控,竞价排名曾经作为百度的命根子,在那年却遭遇一系列公关危机,李彦宏在困惑中度过了40岁生日。
周鸿祎70年10月出生,2010的十月的某一天,正是他的四十岁生日。曾经在互联网里呼风唤雨,不惧任何对手的周鸿祎终于和马化腾正面较量。腾讯这家超过360几十倍市值的公司,第一次利用强大的媒体平台不点名批评360。而在未来三个月中,当QQ电脑管家如果被捆入QQ2010的最新版本时,周鸿祎将面临多年来的第一次困惑,“跟QQ干到底么?”
马化腾的生日也是10月,网上信息显示马化腾出生于 1971年10月29日,小周鸿祎整整一岁。如果说,40岁男人都要经历不惑之年的困惑,那么明年此时的小马哥又会为谁所困?
其实个人非常支持360,腾讯不断不断的侵犯客户隐私,操蛋之前出的WebQQ2.0又扫描了多少人的Gmail,第二天被发现,马上又把这功能删了!!!!这种事情他妈能是一个大公司干的?
可惜QQ我还必须得用,也就这软件了,别的和我没多大关系,当然腾讯这身家这势头不会差到哪,就希望它今后能做好自己业务内地事!另外说一句,腾讯的这些种种侵犯隐私行为明显早就和政治挂钩了,Gmail恰恰就是被政府最看不惯的一东西之一!操蛋,一个互联网公司你来牵扯政治,好自为之!
12.10.10
如果把每首歌中的“心”改成“蛋”.............
把你的蛋我的蛋串一串.....
洋装虽然穿在身,我蛋依然是中国蛋!
我的蛋里只有你没有她…
给了他的蛋你是否能要得回
蛋如刀割.
蛋痛的无法呼吸~
my egg will go on (我蛋永恒)
你总是蛋太软,蛋太软,独自一个人流泪到天亮
月亮代表我的蛋
得到你的人却得不到你的蛋
爱着你像蛋跳难触摸,
我的蛋太乱…要一些空白
你要的不是我,蛋痛的失去轮廓
我和你,蛋连蛋,同住地球村
我的蛋,不后悔,折折叠叠都是为了你
春哥:我的蛋里只有你没有他,
蛋蛋点灯,照亮我的家门
我的中国蛋
你的蛋有一道墙,
任闲骑 《赶不走》把蛋交给我,请你把蛋交给我......
你的蛋情现在好吗?
张靓颖,画蛋。你的蛋到底被什么古惑…我的蛋只愿为你而割舍…
我 蛋蹦蹦跳跳 灵魂快要出窍
我却像落叶归根坠在你蛋间
感恩的蛋感谢有你
你这该死的温柔,让我蛋在痛泪在流
我嘴里头笑的是哟呵哟呵哟,我蛋里头美的是啷个里个啷!
小妹妹我蛋有所想啊!嫁人就要嫁哥哥这样!
我的蛋充满惆怅,只为那弯弯的月亮
刚柔并济不低头我们蛋中有天地…
掌声想起来,我蛋更明白!
你的眼睛背叛了你的蛋!~~~~~~~~~~~~~~
让我将你蛋儿摘下 试着它慢慢融化
我人在台北,蛋在伦敦!
问世间~痴蛋汉子几个~
让世界充满蛋
我的蛋,已经,飞到这个城市另一边……陶�的天天
在我蛋中,曾经有一个梦《真蛋英雄》
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的拍,我的蛋仿佛被刺刀狠狠的宰…
你把我灌醉,你让我蛋碎!
光良 -第一次、哦第一次我,说爱你的时候,呼吸难过蛋不停地颤抖
啊姑娘,美丽的姑娘,你可知道男人的蛋,你可知道男人的蛋…
在你的蛋上,自由的飞翔
是我想太多,你总这样说。但你却没有,真的蛋疼我。
我蛋飞翔欧来欧欧欧来
感恩的蛋,感谢有你
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,一辈子总操蛋只奔个平平安安
在我蛋上用力的开一枪,让这一切归零到这声巨响! 《人质》张慧妹
我的蛋在跳,血在烧,热得不得了
当梦被埋在江南烟雨中,蛋碎了才懂~
恒久的地平线和我的蛋永不改变
你的爱走了,我的蛋碎了……
蛋 是一个容器 不停的累积^^^^^^^
一千个伤蛋的理由
我的蛋痛痛痛进蛋里,我的眼泪流不停
誓言变成了谎言…我的蛋被你撕成了碎片
亲爱的不要离开我蛋里边想的都是你!
像一阵细雨洒落我蛋里,那感觉如此神秘。
单身情歌 伤蛋的人那么多,我应该勇敢的过,这首真蛋的吃蛋的伤蛋的单身情歌谁与我来合
我知道…我的未来不是梦,我用蛋来过每一分钟…我的未来不是梦,我的蛋跟着希望在动,
跟着希望在动
每当想看见天使的脸,你就会在我蛋里浮现…
宇宙毁灭蛋还在…
--
suzhongwei
7.10.10
五步教你创建病毒式传播内容
新闻记者要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如何构造他们的文章,为的是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优先位置,随着文章的不断展开,重要性不断降低。随便拿起一份报纸,你都会发现最初的几句话往往包含着一个事件最重要的元素。这不仅是为了创造冲击力,也是为了方便编辑在需要腾空间的时候,可以提出一些不必要的信息。由于最后一句话的重要性最低,所以剔除之后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力。下面我将具体讲讲如何让内容变得有吸引力。
一:标题
我的看法是,标题是一篇博文最重要的元素,首先它会影响到你接下来要讲述的内容,更重要的是它起到吸引人们读你的文章的作用。标题的职责就是为了让人们读你的文章的第一句,尤其是当读者在Google Reader看到你的文章时,标题直接决定了读者会不会点击你的文章。接下来就介绍几点如何利用标题来吸引读者的技巧,从而让内容呈病毒式传播。
1:不要告诉我知道的东西
比如你的标题是“为什么锻炼对你有益?”或者“怎样提高订阅量?”,那么我可能不会去读它,因为从标题上我没什么期待,基本上是我知道的事情。如果你想让读者读下去,你需要让他们觉得通过花时间阅读本文可以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,或者他们不知道的东西。
2:挑战一些人的常识
我的最受欢迎的文章之一的标题是“吸烟对你有益”。普通人都认为吸烟有害,那么本文的标题就激起了读者想看的欲望,因为本文的标题信息与读者知道的完全相反。所以在设计标题的时候,可以站在完全相反的角度。
再比如“跑步对身体有害”、“人们不再看博客了”等等,那我会选择看看。人们就喜欢看新的信息,不过也讨厌那些错误的信息。所以挑战常识往往会为你的内容博得注意力。
3:神秘的观点
在网络营销,这点很普通,比如文章的标题经常会出现“keys(关键)”、“secrets(秘密)”和“crucial aspects(主要方面)”,效果会不错。比如我的一篇文章的标题是这样“the Secret to Growing Your Blog Twice as Fast with Half the Effort”。之所以效果会好,在于读者会觉得如果不读这篇文章,就会错过自己所不知道的信息。一年前,自己要写一篇关于how to increase feed subscribers的文章,这点很普通,我的文章的标题就设计成“How to Increase RSS Subscribers (One Method You Probably Don’t Know About)(如何提高RSS订阅数量,有一个你可能不知道的办法)”
4:提问式标题
提问式标题如果具有相关性和吸引力,人们就会选择阅读。此外提问式标题还会让读者对你的文章进行评论,因为问题会引起他们的思考。
讨论始于问题,所以这是一个引起探讨的很好的方式,尤其是当你对一个热门话题进行大胆的评述的时候。比如有一篇文章是这样的:博客评论算得上是一个很好的流量战略么?
其实标题的制作往往要参考杂志封面和书籍,另外还可以跟其他博主讨论,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好的标题。记住上述几点,希望能助你抓获读者的注意力,让你的内容呈病毒式传播。
二、引言
如果标题的职责是让读者阅读引言,那么引言的职责就是让读者更深入地阅读整篇文章那个。我认为如果引言具有足够的吸引力,读者很可能会仔细阅读你的整篇文章,而不是简单的扫几眼或者完全忽略整篇文章。我在引言上会下很多功夫,下面分享几点:
1:罗列有趣的要点
我认为引言首先要对大部分人都有吸引力。引言中信息首先必须具有价值,这样读者才能记住要点,然后通读。所以引言如果具有吸引力和相关性,那么人们自然会接着读下去。
2:为后面的文章设置悬念/甜头
好的导演往往把悬念贯穿于整部戏,直到整部戏结束,读者才会得到结论。所以在写引言的时候,你得让读者相信你要提供的是他们想知道的,你也会遵守承诺会把谜底揭开,不过你只是逐步地展开谜底。
3:提问
提问在标题中有用,在引言中也会有用。我个人在标题中不常用问题,而是在引言中用的比较多。这样的话,你不仅可以问个问题,而且可以在其中设置一点信息,从而把读者套住。当然问题也得要吸引人,而且还得告诉读者你会告诉他们答案。通常格式是:问题+文章末尾会给出答案。
4:利用相反的心理
这点用好了才会有效果,所以建议不要经常用,我一般在最重要的文章使用这点。我会这么告诉这“这篇文章很长,你可能不需要读。对于那些仍旧想看下去的朋友,我想说,只有不到1%的人能够坚持读完。”我相信,很多人看到这句话,恰恰会反其道而行之。不过这技巧只有很聪明很聪明地使用才会有效果。所以要谨慎哦!
三、内容主体(中间部分)
内容主体就是向读者提供核心要点,或者是别人不知道的知识。例如,我的文章“我怎样在30天内接待来谷歌的90万个访问者”,文章的标题给出了事实,内容主体就是介绍我如何做到的。
我之前提到过,内容主体必须与标题和引言给出的亮点符合,如果你的标题很夸张,引言很亮,但是你的内容主体却跟不上这些点,那么读者会很不高兴,甚至不会再看你的文章。所以如果标题中说你能给出秘密,那得确保你确实能向读者提供他们所不知道的内容。
1: 个人经历: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讲自己的经验,基本的一点就是分享自己的成功之处和失败之处。我的文章往往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才提出一些结论。
2: 提供证据或例子:对于一个新人来说,证据和例子是取得信服力的重要保障,因此在论述文章的时候要有足够多的证据。
3:优先举出最重要的点
4:信息简洁明了:在提供的信息很多的时候,至少要保持一个主题
四、摘要
我认为摘要是整篇文章中重要性最少的部分,因为最难的部分(吸引读者的目光和让读者继续读下去)已经在标题、引言和主体中解决了。
所以如果你在摘要中选择告诉别人你要讲什么,那你基本上浪费了80%的文字。所以摘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:
1:给出一个有力的结论;
2:引起讨论:问问题,引起讨论;
3:概括整篇文章
五、可读性
可读性的第一点就是要确保整篇文章要有一定的格式和层次。
1:清晰地列出123要点,正如我在本文中所做的一样,1/2、3要点是必须的。
2:文章分为不同的部分,用小标题。H2/H3会在文章中起到作用,读者分部分地阅读,最后才能总结起来。
3:句子要简短易记
4:文章插入图片,把文字隔开
本文所讲的是在内容的处理时所要做到的基本要求,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耐心的读者来说,做到了这些才能引起他们的思考。
原文地址:http://www.viperchill.com/create-viral-content/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socialbeta.cn/articles/create-viral-content.html
译者:wisp
--
suzhongwei
6.10.10
全世界只有19个国家
摘要:日前美国《新闻周刊》别出心裁,以"世界新秩序"(The New World Order)为题,发表了一张新的"世界地图",这张地图不以各国主权下的领土为界,而是按照人种、民族、宗教来划分。这样一来,世界上只剩下了19个"国家"。
日前美国《新闻周刊》别出心裁,以"世界新秩序"(The New World Order)为题,发表了一张新的"世界地图",这张地图不以各国主权下的领土为界,而是按照人种、民族、宗教来划分。这样一来,世界上只剩下了19个"国家"。
首先是"新汉莎"(New Hansa),包括丹麦、芬兰、德国、荷兰和瑞典。新汉莎中的这些国家有共同的日耳曼文化渊源,拥有令人称羡的福利制度,居民储蓄率较高(25%以上),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,而且就业、教育和技术创新水准都在世界前列。
第二个"国家"叫"边界地区"(the Border Areas),包括比利时、捷克、爱沙尼亚、匈牙利、冰岛、爱尔兰、立陶宛、波兰、罗马尼亚、斯洛伐克和英国。这些国家在正在形成的世界新秩序下正在找寻 属于自己的位置,地位不稳,文化上也相当混沌(如罗马尼亚、比利时),历史上常常被强大的邻国欺侮,未来也需要在他人的势力范围内寻求自主。
第三个"国家"叫"橄榄共和国"(Olive Republics),包括保加利亚、克罗地亚、希腊、意大利、马其顿、黑山、葡萄牙、斯洛文尼亚、西班牙。这些国家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,但在各项 经济指标上整体落后于北欧各国,贫困人口多一倍,就业率低10-20%,而且出生率奇低,尤其是希腊、西班牙、葡萄牙政府还有巨额赤字。
第四个"国家"叫"城市国家"(City-States),包括伦敦(二流国家中的一流城市)、巴黎(法国GDP的25%)、新加坡(现代城市化的成功典范)、特拉维夫(以色列高科技出口基地)。
第五个"国家"叫"北美同盟"(North American Alliance),包括加拿大、美国,经济、人口构成、文化把这两个国家连在一起,是世界最大的高科技经济体,最大的农业生产基地,人均淡水量比亚洲、 欧洲多三倍。别以为这块地方会走向衰落,至少现在还没有。
第六个 "国家"叫"自由主义者"(Liberalistas),包括智利、哥伦比亚、哥斯达黎加、墨西哥、秘鲁。尽管人均收入较低,贫困人口较高,这些国家是拉 美国家民主和资本主义的旗手,绝不可能和美国闹翻。但是在经济上这些国家的未来依然有不确定性:走国家资本主义还是经济自由主义?
第七个"国家"是"玻利瓦尔共和国"(Bolivarian Republics),包括阿根廷、玻利维亚、古巴、厄瓜多尔、尼加拉瓜、委内瑞拉。这些国家以委内瑞拉的查韦斯为典型代表,走庇隆主义,有独裁的倾向。 虽然贫穷,但是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,是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国家拉拢的对象。
第八个"国家"是"单蹦国"(Stand-Alones),他们是巴西(处于"自由主义者"和"玻利瓦尔共和国"之间,属于二流强权)、法国(反盎格鲁-撒 克逊文化的先锋,实力逊于汉莎国)、大印度(人均收入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,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,是最大世界上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)、日本(以其 雄厚的资金和技术资源,日本仍然是世界强权,尽管其技术优势正在被韩国、中国、印度和美国蚕食)、韩国(韩国已经成为技术强国,成功地从全球经济衰退中脱 身)、瑞士(繁荣、优良的商业环境)。
第九个"国家"是俄罗斯帝国,包括亚美尼亚、白俄罗斯、俄罗斯联邦、乌克兰。俄罗斯帝国建筑在斯拉夫特性之上,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,某些特殊的科学技术特长外加强大的军事力量。
第十个"国家"是"狂野东部"(The Wild East),包括阿富汗、阿塞拜疆、哈萨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、巴基斯坦、塔吉克斯坦。这个地区将持续成为各方势力角力的中心,包括中国、印度、土耳其、俄国、北美。
第十一个"国家"是"伊朗斯坦"(Iranistan),包括巴林、加沙地带、伊朗、伊拉克、黎巴嫩、叙利亚。伊朗石油资源丰富,教育程度相对较高,是上升 中的强权,但是意识形态不仅与美国对抗,而且与大阿拉伯地区矛盾。这一地区经济管治水准不彰,依赖消费品、高科技设备甚至石油产品的进口。
第十二个"国家"是"大阿拉伯"(Greater Arabia),包括埃及、约旦、科威特、巴勒斯坦、沙特阿拉伯、阿联酋、也门。这一地区的石油资源奠定了其政治和金融的地位,尽管人均收入差别甚巨,但 是共同的宗教和人种让这些国家紧密联系起来,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关系不融洽。
第十三个"国家"是"新奥斯曼"(The New Ottomans),包括土耳其、土库曼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。土耳其不再唯欧洲马首是瞻,将其外交和经济的中心转向过去奥斯曼帝国的兄弟,并发展和中国、俄罗斯的贸易。
第十四个"国家"是"南非帝国"(South African Empire),包括博茨瓦纳、莱索托、纳米比亚、南非、斯威士兰、津巴布韦。南非是非洲首富,有肥沃的土地,丰富的资源,非洲大陆最发达的基础设施和工 业基地,与莱索托、博茨瓦纳以及纳米比亚有密切的文化联系。
第十五个"国家"是"撒哈拉以南非洲",包括安哥拉、喀麦隆、中非、刚果(金)、埃塞俄比亚、加纳、肯尼亚、利比里亚、马拉维、马里、莫桑比克、尼日利亚、 塞内加尔、塞拉利昂、苏丹、坦桑尼亚、多哥、乌干达、赞比亚。这些国家有穆斯林,也有基督教,有的说法语,有的说英语,缺乏共同的文化背景。但其自然资源 成为有钱的国家(如中国)觊觎的对象。
第十六个国家是"马格里布带"(Maghrebian Belt),包括阿尔及利亚、利比亚、毛里塔尼亚、摩洛哥、突尼斯。这些国家中有像利比亚和突尼斯这样的小康国家,但是依然存在相当严重的贫困问题。
第十七个国家叫"中央王国"(Middle Kingdom),包括中国大陆、香港、台湾。中国也许不会如IMF所预测的那样在10年左右超越美国的GDP,但是毫无疑问是个新兴的超级大国。其历史 优越感和种族的认同依然强烈,汉民族占90%的总人口,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文化种族集合。未来30年面临的问题是,在高度集权的体制下,贫富差别加剧,环 境持续恶化,人口迅速老化。
第十八个"国家"是"橡胶带"(The Rubber Belt),包括柬埔寨、印度尼西亚、老挝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、泰国、越南,这些国家的矿产、水利、橡胶以及农产资源丰富,虽然政治不大稳定,但是正在工业化进程,有望成为下一个经济高增长的地区。
第十九个"国家"是"幸运之国"(Lucky Countries),即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。国民收入与北美相当,与英国、北美有共同的盎格鲁-撒克逊文化,但其地理位置和资源让中国以及印度成为最大贸易伙伴。
--
suzhongwei